问题 | 揭开合同骗局真相 |
释义 | 在真公章诉讼中,即使加盖的是假公章,只要该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时生效,该合同也会产生法律效力。合同诈骗的类型有以定金为目标、利用合同与图纸规格的矛盾、以中介服务为名、双方串通、私刻部分单位公章等。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如果具备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要件,则是有效的。 法律分析 在真公章诉讼中,由于当事人自述矛盾、证据形式缺失等难以被采信,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依法成立的书面合同,在双方签字盖章时即产生法律效力,因此即使加盖的是假公章,只要该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时生效,该合同也会产生法律效力。 一、合同诈骗的类型有哪些? 合同诈骗的类型有: 1、以定金为目标,即利用两份合同的主副关系,迫使对方违约,从而没收定金; 2、利用合同与图纸规格的矛盾进行欺诈; 3、以中介服务为名,介绍订立假合同,收取信息费; 4、双方串通,与厂家订立假合同,收取信息费后,以加工产品不合格为由宣布合同无效; 5、私刻部分单位公章,谎称接受委托,向外承包业务,利用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二、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有效吗 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如果具备下列要件的,是有效的: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结语 这段话阐述了在真公章诉讼中,即使加盖的是假公章,只要该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时生效,该合同也会产生法律效力。同时,列举了合同诈骗的类型以及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的有效要件。最后提醒读者要时刻防范合同诈骗行为,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