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
释义 | 医疗事故责任与医疗过失程度相适应,医疗机构只对自身过错导致的直接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医疗事故鉴定应综合考虑医疗过失行为在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和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划分责任程度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 法律分析 一、与具体案件的医疗事故等级相适应。 二、与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中的责任程度相适应。 三、客观考虑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与损害后果的关系,似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主体只对因自己过错直接造成的患者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而对非医疗事故责任倒置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与医疗措施有关的其他损害后果不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第三十六条 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四)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拓展延伸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法律要求是什么?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法律要求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必须遵循公正、独立、客观、科学的原则,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其次,鉴定程序应当明确规定鉴定人员的资质要求和程序,确保其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公正地进行鉴定工作。此外,法律还要求鉴定程序应当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参与鉴定的权利,并提供申诉渠道以保障其合法权益的维护。总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法律要求旨在保障公正、科学、合法的鉴定过程,以便为医疗事故的责任认定和赔偿提供可靠的依据。 结语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法律要求包括公正、独立、客观、科学等原则,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可信。鉴定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独立公正地进行鉴定。同时,法律还要求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参与鉴定并提供申诉渠道。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法律要求旨在保障公正、科学、合法的鉴定过程,为责任认定和赔偿提供可靠依据。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三条 本条例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同时废止。本条例施行前已经处理结案的医疗事故争议,不再重新处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