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补偿怎么计算 |
释义 | 用人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如劳动者要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单位拒绝则需支付赔偿金,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员工不续签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1、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条件,员工仍不续签,则不支付经济补偿;2、单位降低劳动条件,员工不续签,则需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14条的情况下要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话,用人单位拒绝续签违法,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如果员工不续签,要看具体情况,又细分为两种情况: 1、如果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仍然不续签的,则不进行经济补偿。 2、如果单位降低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不续签的,则单位还要进行经济补偿。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后的经济赔偿如何确定?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后的经济赔偿是根据相关法律和劳动合同约定来确定的。首先,根据劳动法规定,雇主应当支付劳动者的经济补偿。具体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工龄、工资水平等因素来确定。其次,如果劳动合同中存在违约行为,雇主可能还需要支付违约金。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到期前提前通知解除合同的,雇主也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在确定经济赔偿金额时,双方可以协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解决。总之,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后的经济赔偿应根据相关法律和合同约定进行确定。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和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后的经济赔偿应进行合理计算。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情况下,应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存在特定情况要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拒绝续签则应支付劳动者赔偿金,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具体情况分为单位维持或提高原劳动条件、员工仍不续签和单位降低原劳动条件、员工不续签两种情况,经济补偿的支付与此有关。在确定具体金额时,双方可协商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诉讼解决。因此,劳动合同到期后的经济赔偿应根据相关法律和合同约定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七条 【过渡性条款】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