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销售伪劣化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释义
    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犯罪的主要客体是国家对农业生产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农用化学药剂、兽用药品、化肥、种子等。该罪行的客观表现是违反生产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伪劣农用生产资料,导致较大损失。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单位,主观上需有故意行为,包括生产假农用生产资料、明知伪劣而销售、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等。罪行的目的通常是谋利,而重大损失只是后果。在司法实践中,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进行认定和判决处理。
    法律分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农业生产。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农药、兽药、化肥、种子。
    所谓农药,是指用于防治药、虫、草、鼠害、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农用化学药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
    所谓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功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兽用药品。
    所谓化肥,是指经化学或者机械加工制成的各种化学肥料,又称无机肥料,用于为农业、林业生产提供一种或者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或者兼可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的一类物质。化肥的范围包括:化学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微量元素肥、其他肥料(上述列举以外的其他化学肥料)。
    所谓种子,是指用于农业、林业生产的籽粒、果实和根、茎、芽等繁殖材料。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农、林、牧、渔等生产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农用生产资料,致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任何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依本节第150条之规定,单位也能构成本罪之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其故意的内容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故意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二是明知是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而故意予以销售;三是故意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过失行为,如在不明知的情况下销售了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农约、兽药、化肥、种子,不能构成本罪。
    本罪的犯罪目的,大多都是为了谋利。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使生产遭受重大的损失,是本罪的后果,不是本罪的目的。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销售伪劣化肥罪的具体认定情况,是需要基于上述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认定的,特别是涉及到造成了严重的违法事实的,还可以根据销售伪劣化肥的具体数量,以及造成的违法恶劣程度来进行合法的判决处理。
    结语
    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犯罪的客体为国家对农业生产和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是其犯罪对象。本罪违反了农、林、牧、渔等生产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伪劣农用生产资料,导致生产遭受重大损失。本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故意是本罪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生产假农药、兽药、化肥,故意销售假农药、兽药、化肥,以及故意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本罪的目的主要是谋取利益,而对生产造成的损失只是其后果。在司法实践中,具体认定销售伪劣化肥罪需要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实际情况进行判决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22修正):第二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和标准制定 第十七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听取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有关部门、行业协会等的意见,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3: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