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交通事故主责次责及赔偿规定
释义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赔偿,超过限额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非机动车、行人违规且机动车驾驶人采取必要措施时,机动车一方按责任比例承担赔偿。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赔偿,超过限额部分按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负主要责任者承担更多责任比例。
    法律分析
    1、第一种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2、第二种是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1)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2)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及赔偿程序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及赔偿程序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并进行相应的赔偿程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主要依据事故发生的原因、交通规则的违法行为、证据和证人证言等因素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主要责任由造成事故的一方承担,次要责任由其他相关方承担。赔偿程序包括受害人提起索赔申请、保险公司进行赔偿评估、赔偿协商或仲裁、最终的赔偿支付等环节。通过明确的责任认定和规范的赔偿程序,可以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交通秩序的正常运行。
    结语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及赔偿程序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根据法律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事故时,保险公司在责任范围内进行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若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法且机动车驾驶人已采取措施,机动车一方将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而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时,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超过部分则按责任比例分担。通过明确责任认定和规范赔偿程序,我们能保护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权益,维护社会交通秩序的正常运行。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第六十一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0: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