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私自出卖保管的财物 |
释义 | 私自出卖保管的财物行为人代为保管他人财物,后将财物私自出卖,可推定其拒不退还,可以侵占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不定诈骗。但是,行为人出卖财物的行为构成其他犯罪的,应以较重的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不应数罪并罚。 一、非法占用他人房屋怎么处理 房屋被他人非法占用的,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如果行为人构成侵占罪,还可以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二、非法转移扣押财物怎么判刑 非法扣押占有他人财物,违反《刑法》第270条规定的侵占罪。 其犯罪对象仅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侵占罪与其他侵犯财产犯罪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侵占包括两个密不可分的行为特征,即合法持有+非法侵吞:行为人将自己业已合法持有的他人财物非法转归为己有,并且拒不交出、拒不交还的。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明文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他人保管的财物、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己有,拒不退还的是侵占罪。可见除了要占有他人财物之外,还必须具备拒不退还的行为才构成侵占罪。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什么是拒不退还有着很大分歧。 第一种观点认为,财物所有人发觉财物被侵占后,要求占有人退还而不退还的就是拒不退还。 第二种观点认为,拒不退还是指财物所有人向法院起诉前多次向占有人索要而不退还的行为。 第三种观点主张,拒不退还是指在一审判决做出前,占有人仍不退还的行为。 三、侵占罪是什么意思,与盗窃罪的界限是什么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占有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 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是: 1.犯罪主体不同。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侵占罪的主体则是特殊主体,要求行为人具有特定的身份,或为代为保管人,或为遗忘物拾得人、埋藏物发现人。 2.行为人实际支配行为对象的时刻不同。盗窃罪行为人犯意产生之时并未实际支配行为对象,只是非法占有之意产生之后,基此犯意实施秘密盗取行为才获得行为对象的支配;侵占罪行为人则在犯意产生之前就有行为的实际支配。 3.危害行为不同。盗窃罪的危害行为是秘密盗取,即采取自认为他人不知的方式非法获取他人财物,存在非为自己控制转为自己控制的取得过程;侵占罪的危害行为则是复行为,含非法占为己有及拒不退还(拒不交出)二行为要素,且不以行为对象的位移为必要。 4.行为对象不同。盗窃罪的行为对象是他人的动产;侵占罪的行为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及遗忘物、埋藏物,且不限于动产,不动产也可能成为刑法第270条第1款侵占罪的行为对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