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法典中离婚析产协议是否要公证
释义
    民法典中离婚析产协议一般不需要公证,只要符合法律规范即有效。但公证可以提供法律效力保证和双方履行协议的帮助。离婚后签订的财产协议如果是双方自愿且不违法违规,具有法律效力。
    民法典中离婚析产协议的公证和有效性问题。
    民法典中离婚析产协议一般不需要公证,只要符合法律规范即有效;离婚后签订的财产协议如果是双方自愿且不违法违规,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离婚析产协议是否要公证
    一般是不需要的;财产分割协议书是用于约定协议双方关于财产分割的法律文书,根据法律规定所订立的协议书只要约定清楚双方责任,分割方式比例,又无任何违法条件的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也就是说只要协议符合法律规范无需公证也有法律效力。
    不过公证财产分割协议对于协议书的法律效力也是一种保证,可以这样理解在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有诸多问题出现甚至会有影响整个协议书是否有效的条款,可以通过公证来进行约束;其次公证协议书有助于双方更好的履行协议书的约定。公证财产分割协议书时需要携带双方的身份证明文件、结婚证、离婚证、协议书等文件材料到当地公证处进行公证。只要所备证明文件无误,协议书所订立内容并无违法之处公证处公证员在审理之后应当予以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二、民法典中离婚后达成的财产协议有效吗
    民法典规定,财产分割协议一般是在离婚前签订的。如果离婚后签订的财产协议是双方自愿的,并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离婚后达成的财产协议,只要是双方自愿的、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即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情况下,离婚析产协议并不需要公证,但公证可以提供额外的保障和约束力,有助于双方更好地履行协议。若需要公证,应携带相关身份证明文件和协议书等材料前往当地公证处办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百一十七条 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