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探讨债务人逃债行为的形式和原因
释义
    法律分析:一、探讨债务人逃债行为的形式和原因
    债务人为了逃债,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形:
    1.企业兼并、倒闭、撤消,法定代表人更换,新负责人不明前情,推卸不管;
    2.债务人将资金汇入所立账户,秘密账户或其他单位,难以查寻冻结;
    3.债务人准备将商品转移、处理,换上代销商品,难以用于抵债;
    4.公款私存、公物私名,频繁地变更经营场所;
    5.企业不清算就擅自关闭;
    6.虚拟注册资金,虚拟投资主体。
    债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债权能有效实现,可以采取履行抗辩权、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等途径。
    二、债务人恶意逃债怎么办?
    1、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计债款。起诉时应持有借据等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法院就会立案受理。
    2、同时如果恶意逃债拒不执行判决的可能会构成犯罪。
    3、在《民法典》中,在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时,债权人可以用撤销权来维护自己合法的债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七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8: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