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妨害公务罪属于哪种拘留方式?
释义
    妨碍公务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或治安违法,视情节和后果而定。轻微违法行为可行政拘留,严重涉嫌犯罪则刑事拘留。妨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可重罚,情节严重可拘留并罚款。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配合执法,对执法行为不服可申请复议,但不能暴力抗法。
    法律分析
    妨碍公务行为视情节和造成的后果,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或者治安违法。如果拘留,前者属于刑事拘留,后者属于行政拘留。如果是轻微的违法行为,可能是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如果严重涉嫌构成犯罪了,那是刑事拘留,是报批逮捕的前奏。如果妨碍执行职务活动的时候,是妨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可以对妨碍人员从重处罚,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具有一定职权的,如果职务活动是依法进行的,被执法人员就有义务配合执法,如果对执法行为不服的,在执法结束后,可以向行政相关申请复议,但在执法的过程中不能暴力抗法。
    拓展延伸
    妨害公务罪的拘留方式有哪些?
    妨害公务罪是指故意干扰、阻碍、破坏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活动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多种拘留方式。其中包括普通拘留、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普通拘留是指将犯罪嫌疑人羁押在公安机关或看守所的一种强制措施;逮捕是指依法将犯罪嫌疑人羁押在拘留所的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是指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不羁押的措施,但需提供担保人或支付保证金;监视居住是指将犯罪嫌疑人限制在特定区域内居住并接受监督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案情和法律规定,执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拘留方式。
    结语
    妨碍公务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或治安违法,拘留方式包括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对轻微违法行为,行政拘留和行政处罚可能适用;对涉嫌犯罪行为,刑事拘留和逮捕可能适用。妨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情节严重者可拘留并处罚款。执法人员有权依法执行职务,被执法人员有义务配合执法,对不服执法行为可申请复议,但不能暴力抗法。根据刑法规定,对妨害公务罪犯罪嫌疑人可采取普通拘留、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拘留方式。根据具体情况,执法机关将选择适当的拘留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一般是对违法之人进行警告或者在200元以下进行罚款处罚过要是,妨碍公务的情节达到了严重的程度,此时给予违法之人的行政拘留就是在5-10日之间。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21 16: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