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被告人犯罪自首对他人的指认可能会产生影响,但其影响程度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犯罪自首可以表现出被告人的悔罪态度和对社会的认罪态度,有可能在审理中得到从轻判决;另一方面,被告人在自首时可能会涉及到其他人的犯罪行为,如果其指认其他人的证言属实,也有可能对其他人产生影响。但是,被告人自首并不能作为证明其他人犯罪的充分证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审理。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酌情从轻或者免除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被告人在审判过程中有陈述、辨白、供述等行为的,对被告人本人的定罪量刑应当予以考虑。”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规定:“证人作证,必须根据自己的知识作出回答。证人对于所作证的真实性负责。”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证人作伪证,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其他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