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管辖权争议案件由哪级法院解决?
释义
    民事诉讼的管辖权原则是被告住所地,若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对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经济和精神损害赔偿。
    法律分析
    一般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被侵犯名誉权该怎么办
    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了,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同时,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拓展延伸
    管辖权争议案件的司法管辖原则及适用法院
    管辖权争议案件的司法管辖原则及适用法院是指在涉及管辖权争议的案件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确定哪个法院具有审理权和解决争议的权力。根据我国法律体系,一般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照案件性质确定管辖法院,如民事案件由基层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由人民法院审理等;二是按照地域确定管辖法院,根据案件发生地或被告所在地确定管辖法院;三是按照特定法律规定确定管辖法院,如知识产权案件由知识产权法院审理等。具体适用的法院则根据案件的性质、争议的主体和地域等因素来确定。在实践中,当事人可以通过提起管辖权异议来争议法院的管辖权。综上所述,管辖权争议案件的司法管辖原则及适用法院是确保案件能够在合适的法院进行审理,维护司法公正和效率的重要制度安排。
    结语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公民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同时,根据案件性质和地域等因素,法院会确定具体的管辖权。管辖权争议案件的司法管辖原则及适用法院是确保案件能够在合适的法院进行审理,保障司法公正和效率的重要制度安排。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三十八条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三十四条 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一节 级别管辖 第十九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3: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