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机动车鉴定怎么做? |
释义 | 交通事故机动车鉴定流程及问题: 1、交警填写委托书,送物价部门评估定损。 2、单方委托鉴定常失真,方法不规范,定时机把握不准。 3、交通事故鉴定包括安全性能检验、机械故障鉴定、定型鉴定和痕迹鉴定。 4、办案机关72小时内出具鉴定结论和报告,当事人交费领取结论书,肇事逃逸案件需领导审批后处理费用。 法律分析 一、交通事故机动车鉴定怎么做? 1、办案交警填写委托书。 2、办案交警或当事人将委托书送区县物价部门评估定损。 3、评估人员通知当事人定损评估的日期、时间和地点。 4、事故各方有关人员到定损车辆存放地参加损失评估鉴定。 5、物价部门做出定损评估鉴定结论。 6、物价部门通知当事人领取鉴定结论书交纳鉴定费。 7、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提出重新评估鉴定申请。 8、市物价部门重新做出定损评估鉴定结论,办案交警审核确认。 二、道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存在的问题: 1、单方鉴定失真较多。客观地讲,由法院委托的鉴定比较规范,当事人自行委托而出具的伤残鉴定意见往往问题较多。有些当事人为了在诉讼中追求高额赔偿,会单方委托鉴定机构做出有利于自己的伤残鉴定。 2、鉴定方法不够规范。一方面,法医临床学检验不精准导致意见失真。另一方面,鉴定环节不严谨。如送检材料不全面,受理后又没有进行必要的材料补充,导致过多依赖鉴定人主观检查,造成意见不准确。 3、定时机把握不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伤残标准以及司法鉴定规范的要求,鉴定时机一般以受伤之日起3至6个月后为宜。 三、交通事故鉴定 1、车辆安全性能检验 交通事故车辆检验对象为:交通死亡事故;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或伤3人以上;交通事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机动车无牌证或未按规定参加年度检验;交通事故车辆类型不明确;根据案情需对事故车辆检验、鉴定。 2、事故车辆机械故障鉴定 通过车辆特定部位拆解检查寻找车辆故障,查明故障原因,用以区别人为责任和机械故障。 3、车辆定型鉴定 凡肇事车辆类型不明确应作车辆定型鉴定,以明确道路行驶权利。 3、痕迹鉴定 通过提取交通事故相关的接触痕迹比对、化验等检验手段,确定车、物、人是否有碰撞、刮蹭、碾轧等关系;不能确定肇事车辆,可通过整体分离痕迹鉴定确认脱落物质与车辆、物体、人体之间的关联关系;事故车辆轮胎有爆裂,可通过轮胎痕迹鉴定确认轮胎爆胎原因; 夜间发生事故且车灯损坏,可做灯光开启冷热光源鉴定,来确定车辆发生事故瞬间的开启和关闭。 依据法律规定,交通事故机动车鉴定,办事机关在接到委托书后72小时内出具鉴定结论和报告后,当事人到事故鉴定中心交费,办案民警到领取交通事故车辆物品损失价格鉴定结论书,对肇事逃逸案件,要进行鉴定的,大队领导审批后费用后期处理。 结语 交通事故机动车鉴定流程相对繁琐,包括委托书填写、定损评估、鉴定结论等多个环节。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单方鉴定失真、鉴定方法不规范和定时机把握不准等。对于交通事故鉴定,涉及车辆安全性能检验、机械故障鉴定、定型鉴定和痕迹鉴定等。根据法律规定,办案机关应在72小时内出具鉴定结论和报告,并由当事人交费领取鉴定结论书。肇事逃逸案件需要领导审批后处理费用。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八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七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