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道路交通事故应该如何处理 |
释义 | 非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流程如下: 1、当事人应当及时保护现场,尽量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保护现场证据; 2、当事人应当立即报警,通知相关部门前来处理,如交警、消防、医疗等部门; 3、当事人应当及时联系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申报,提供现场照片、事故证明、医疗凭证等证据材料; 4、当事人应当保留好相关证据和材料,并及时联系律师,寻求法律援助和帮助。 非道路交通事故的立案标准: 1、事故性质:非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以外的公共场所或私人场所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包括机场、码头、停车场、工厂、学校等场所内的交通事故。只有发生了交通事故,才能立案处理; 2、交通工具:非道路交通事故包括各种非道路交通工具的事故,如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纺车、滑板车、轮椅等。只有涉及交通工具的事故,才能立案处理; 3、损害后果:非道路交通事故需要对人身或财产造成一定的损害后果,如人员伤亡、车辆损坏、财产损失等。只有具有一定的损害后果,才能立案处理。 综上所述,对于非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当事人应当特别注意保护现场证据,尽量避免现场证据被破坏或丢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第七十七条 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办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