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2023民法典中离婚了对孩子探视权如何规定
释义
    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子女探望权由当事人协商确定,无法协商可向法院起诉。离婚后被拒绝探望孩子可通过沟通、起诉或强制执行解决。法院可采取教育与疏导、强制措施,并考虑单位和个人协助执行。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离婚了对孩子探视权如何规定
    民法典规定,夫妻离婚时,子女探望权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如果当事人不能协商确定,可以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父母的探望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二、离婚后对方不让探望孩子怎么办
    实现探视权可以采取的手段:
    1、跟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进行沟通,把自己不满表达出来,互相理解,重新订立合理的探视协议,沟通不成的也不能拒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
    2、两人协议离婚,对探视权没有约定或对探视协议履行有争议,被拒绝探望孩子的一方可以起诉到法院,由法院判决解决探视权问题。
    3、法院曾对孩子探视权作出生效的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院执行探视权的措施
    在强制执行探望权时,法院会对带孩子一方进行必要的教育与疏导,争取能够自觉协助探望孩子。
    在教育无效的情况下,法院会对带孩子一方采取强制措施,这些强制措施包括训诫、责令写悔过书、罚款、拘留,造成严重后果的,还会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双方矛盾激烈,难以相互配合的,法院会考虑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执行,协助执行的单位和个人一般包括:
    (1)照看子女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及其他相关人;
    (2)未成年子女就读的幼儿园、小学及中学;
    (3)抚养子女一方所在单位;
    (4)妇联、居委会及青少年权益保护部门。
    结语
    离婚后,对孩子的探望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明确规定。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权探望子女,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望权的方式和时间应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如果对方不让探望孩子,可以通过与对方沟通、重新订立合理的探视协议或起诉法院解决。法院在执行探视权时,会进行教育与疏导,并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如训诫、罚款、拘留等,严重情况下还可能追究刑事责任。在双方难以相互配合的情况下,法院会考虑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协助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二节 收养的效力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条 有本法第一编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规定情形或者违反本编规定的收养行为无效。
    无效的收养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条 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是,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3: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