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2023民法典中买卖合同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释义
    民法典规定买卖合同成立的条件,包括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以及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序良俗。
    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包装方式、价格、交付时间、地点和方式、保险和运输方式、检验标准和时间、价款支付时间、地点、方式和结算方式。合同条款应具体、明确、全面。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买卖合同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买卖合同成立的条件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依据买卖合同标的物和买卖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没有一个确定、统一的模式。不过,依据法律的规定,基于买卖合同的特殊法律关系,签订买卖合同时应特别注意以下条款:
    1、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及包装方式;
    2、标的物的价格、金额、货币及价格术语;
    3、标的物交付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4、标的物的保险和运输方式;
    5、标的物的检验标准、方法和检验时间;
    6、价款支付的时间、地点,支付方式和结算方式。
    上述条款只是一种提示性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来约定。例如,标的物为不动产的,就不存在运输问题;在涉外买卖合同中,还往往有一个选择合同所适用的法律问题。不管怎样,买卖合同条款是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具体化,是他们履行合同、解决合同纠纷的重要依据之一。因而,在订立买卖合同时,合同条款应尽可能订得具体、明确、全面。
    拓展延伸
    2023民法典中买卖合同的成立条件及其法律效力
    根据2023民法典,买卖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买卖双方必须具备相互的意思表示,并就标的物的交付、价格等要素达成一致。其次,买卖合同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另外,买卖合同的成立还需要满足合法的目的和形式要求。一旦买卖合同成立,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体现在保护合同当事人的权益,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约定都可能面临违约责任。因此,合同的成立条件和法律效力在买卖交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语
    买卖合同的成立条件包括: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则涵盖了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及包装方式,价格、金额、货币及价格术语,交付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保险和运输方式,检验标准、方法和检验时间,价款支付的时间、地点,支付方式和结算方式等。买卖合同的成立条件和法律效力对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权益以及维护交易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四十六条 法律对其他有偿合同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四十一条 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者其他义务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
    出卖人对标的物保留的所有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六百二十五条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标的物在有效使用年限届满后应予回收的,出卖人负有自行或者委托第三人对标的物予以回收的义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5: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