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调解只能由审判人员主持吗 |
释义 | 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对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进行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调解可以由审判员或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一般应当公开。在法院调解中,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的调解协议,若符合法律规定,应予批准。人民法院应制作调解书,明确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并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可以调解的,一般都是法院调解的程序。 法院调解,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对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调解案件时,当事人应当出庭;如果当事人不出庭,可以由经过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到场协商。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除法律规定的特殊原因外,一般应当公开调解。在法院调解中,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调解协议,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应予批准。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内容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拓展延伸 法庭调解: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 法庭调解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在法庭上,调解可以通过第三方中立人的介入,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并解决争议。调解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避免长期的法律诉讼过程。调解还可以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因为解决方案不会被公开记录。此外,调解还可以促进当事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维护双方的关系。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调解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案件,特别是涉及严重犯罪或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案件。在选择法庭调解时,当事人应该权衡利弊,并确保调解程序公正、透明、公平。总之,法庭调解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纠纷解决方式,可以为当事人提供快速、经济、和谐的解决方案。 结语 法庭调解是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途径,通过第三方中立人的介入,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并解决争议。调解节省时间和金钱,保护隐私,促进沟通和理解。但需注意,调解不适用于所有案件,特别是涉及严重犯罪或权益侵害的案件。当事人应权衡利弊,确保程序公正、透明、公平。总之,法庭调解提供快速、经济、和谐的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六条 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十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