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提供假证据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被指控提供假证据的当事人应当积极应对,依法进行辩护或申诉。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两百八十六条规定:“伪造证据,故意使用伪造的证据,证明自己所诬告的罪名成立或者证明自己所辩解的行为无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较轻的,或者主动揭发并积极赔偿损失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当事人有证据证明自己的民事权利,应当由对方承担举证责任。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应当真实、合法、有效。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据或者隐瞒真实证据,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被告人有权对公诉机关提供的证据提出质证,并有权对其所提供的证据提出异议。公诉机关应当支持被告人的质证和异议,对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因此,被指控提供假证据的当事人应当积极应对,如能证明证据的真实性,则应当进行辩护或申诉;如无法证明真实性,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