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是监外执行定义?
释义
    监外执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由于特殊情况下犯人不在监狱内执行刑罚,而在特定地区矫正机构进行执行,但死刑和死缓犯人仍需在监狱内执行,监外执行的时间计入刑期。
    法律分析
    监外执行是指由于犯人具有法令所规定的某种情形而暂时改变处罚施行方式,在监狱外施行处罚的一种轨制。被判刑的犯人,因为有适宜收监的特殊因素,所以按照相关规定,犯人有所居住地区矫正机构代为执行。但是对于死刑或者死缓的犯人,统一收监执行。犯人在监外执行的时间,应计算在刑期内。
    拓展延伸
    监外执行的法律规定和程序
    监外执行是指法院根据特定条件,决定将刑事罪犯的刑罚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执行于刑罚所在地以外的地方。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监外执行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规定。首先,刑罚执行机关会对罪犯进行评估,确定是否符合监外执行的条件。然后,法院会根据评估结果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监外执行的决定,并向相关部门发出执行通知。在监外执行期间,罪犯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定,如定期报到、接受监督等。同时,相关部门也会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监外执行的合法性和效果。通过监外执行,可以促进罪犯的社会融入和改造,实现刑罚的多元化执行。
    结语
    监外执行是一种将刑罚暂时改变施行方式的制度,适用于具备特殊情况的犯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监外执行需经过严格程序,评估罪犯是否符合条件后方可决定执行。期间,罪犯需遵守规定,接受监督。监外执行有助于促进罪犯的社会融入和改造,实现刑罚的多元化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