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处罚听证笔录效力有哪些 |
释义 | 1、听证笔录应当作为行政处罚决定的重要依据。 2、听证笔录只能作为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之一。 3、听证笔录是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 理由是:鉴于听证制度刚刚引进,有待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探索,应让以后的实践来佐证和完善。 4、听证笔录应当作为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唯一依据。 在民事主体实施了违法行为之后,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虽然行政法律规范并不像民事法律那般经常被使用来维护当事人的权益,但是根据司法实际的数据显示,不少民事主体是谁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此时,若他人提供笔录作为证据,行政处罚听证的笔录效力是怎样的呢? 一、环境行政处罚执法程序是怎样的? 1、立案。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经初步审查认为应当追究环境行政责任的,十日内予以立案。 2、调查。经批准立案的案件在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实事求是的填写《环保执法案件询问笔录》、《现场勘验笔录》并按要求写出调查报告。 3、审查。法制部门接到调查报告及有关证据材料后,对违法行为人违法事实,处罚的法律依据,处罚的幅度等方面进行认真审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4、告知。在做出处罚决定之前,要告知当事人,对给予其行政处罚的违法事实、理由及法律依据,告知当事人。对于给予停业、关闭、吊销排污许可证的处罚要告知当事人举行听证时间。 5、听证。听证有法制部门主持,提出当事人违法事实、证据和处理建设,当事人可以进行申辩和质证。 6、下达行政处罚决定。经审查,认为违法事实清楚,法律依据充分的违法案件,提出处理意见经局长签发处罚决定。 7、送达。处罚决定书由调查部门负责送达,送达回执交法制部门备案。 8、执行。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后,应在15日内履行。 9、结案。处罚案件执行完毕,由法制部门写出报告卷归档。 二、可以放弃听证吗?会怎样处罚 可以,但并非是“立即”。按法定程序,应该在法定期限内,如果被告知人未要求听证的,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告知、听证,作为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必须要履行的程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这“依法享有的权利”中,其中就有个听证权。如果行政机关在履行告知程序三日后,行政相对人放弃听证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在七日内送达行政相对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