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与工伤认定:哪个环节为先? |
释义 | 工伤认定先行,劳动仲裁后续。先申请工伤认定可获得劳动争议仲裁委和法院的支持,且在劳动争议裁决后可恢复工伤认定程序;若先申请劳动仲裁,工伤认定以仲裁结果为基础。 法律分析 先申请工伤认定,再申请劳动仲裁。因为只有申请了工伤认定,才有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工伤赔偿的证据。当然,如果认定工伤时对劳动关系存在异议,需要先通过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才行。 二者区别:如果先进行工伤认定,再申请劳动仲裁时,才能得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和法院的支持,在劳动争议被受理后工伤认定会中止,在劳动争议裁决后恢复工伤认定程序;如果先申请劳动仲裁,工伤认定是以仲裁结果为基础的。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与工伤认定:权责如何划分? 劳动仲裁与工伤认定的权责划分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劳动争议解决中,劳动仲裁和工伤认定是两个独立且相互关联的程序。劳动仲裁主要处理劳动合同纠纷、工资争议等劳动关系纠纷,其责任在于裁决争议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而工伤认定则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伤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确定是否属于工伤,以及工伤赔偿的范围和责任。尽管两者有交集,但权责划分应明确,劳动仲裁部门应专注于劳动争议的解决,而工伤认定部门则专注于工伤事故的评估和赔偿。确保权责划分的清晰性和专业性,有助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结语 在劳动争议解决中,工伤认定和劳动仲裁是两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程序。先进行工伤认定,再申请劳动仲裁,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证据,在劳动争议受理后工伤认定会中止,在裁决后恢复。而如果先进行劳动仲裁,工伤认定将以仲裁结果为基础。明确权责划分,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