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年民法典的法定救助义务内容解析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了法定救助义务,包括个人和组织对于受侵害或处于危险情形的人的救助责任。此外,还存在其他法定救助义务,如父母对子女、丈夫对妻子的救助义务,以及基于职务、业务、法律行为和先行行为所产生的义务。在海难救助中,被救助方也有义务与救助方合作,并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损害。被救助方还应及时接受移交要求。这些义务不仅是法定义务,也是合同义务。双方应积极合作,以达到最佳效果。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的法定救助义务有什么规定 1.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的,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施救。 2.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条【法定救助义务】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的,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施救。 二、其他法定救助义务 1、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如父母有救助子女的义务、丈夫有救助妻子的义务 2、职务上、业务上所要求的义务,此即国家工作人员基于其职务而产生的履行公务的职责 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如合同行为和自愿接收行为 4、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即先行行为导致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处于危险状态时,行为人负有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危险或者防止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 三、海难救助中被救助方对救助方的义务 ①与救助方通力合作; ②以应有的谨慎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 ③当获救的船舶或者其他财产已被送至安全地点时,及时接受救助方提出的合理的移交要求。 被救助方的上述义务既是法定义务,也是合同义务。为使救助作业取得最佳效果,双方必须积极、主动、协调、全面地进行合作。这不仅要求被救助方如实及时地向救助方提供被救助物所处的境况和困难,还要求被救助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救助方提供人力、物力直至财力的协助,甚至还应主动告知便于救助作业的意见和建议。 防止或减少污染损害是基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作业的规定,是一项强制性的社会义务,被救助方必须严格履行。 当获救财产被送至安全地点,被救助方及时接受移交,这也是被救助方应履行的一项重要义务。所谓“安全地点”,是指被救助财产在移交之时,已经处于无需外来力量的援助或特殊照料就能免遭危险损害的地点。如果合同明确规定,救助人须将被救财产送往某一特定地点,则救助人有义务依合同约定将该财产送至这一地点。 结语 在民法典中,对于法定救助义务有明确规定。根据相关法律,当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或处于危难情形时,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个人应及时施救。此外,还存在其他法定救助义务,如父母对子女的救助义务、丈夫对妻子的救助义务,以及根据职务或业务要求而产生的义务等。在海难救助中,被救助方也有一定的义务,包括与救助方合作、防止环境污染损害以及及时接受移交要求等。被救助方应积极配合救助方,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以确保救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被救助方也要遵守防止污染损害的规定,并及时接受财产的移交。这些义务不仅是法定义务,也是合同义务,双方应积极合作,以达到最佳效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章 一般规定 第三百二十三条 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法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十七条 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