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有哪些
释义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包括以下四项:
    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它的覆盖对象是各类企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事业分类改革后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它主要以农村农民为保险对象;
    3、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它主要面向国家机关单位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4、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它以城镇中的非从业居民为保险对象。
    养老保险原则为:
    1、保障基本生活原则。这一原则更多地强调社会公平,有利于保障低收入阶层。一般而言,低收入人群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较高,而高收入人群的替代率则相对较低。
    2、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既要体现社会公平,又要体现个体之间的差别,即在维护社会公平的同时,强调养老保险对于提高效率的作用。
    3、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原则。即要求参保人员只有履行规定的义务,才能享受规定的养老保险待遇。这些义务主要包括: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并达到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
    4.管理服务社会化原则。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政府委托或设立社会机构管理养老保险事务和基金。要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养老保险制度,就必须对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并开展管理服务工作。
    综上所述,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参保者在遭遇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风险情况下提供物质帮助,使其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免除或减少经济损失的制度安排。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2: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