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渎职罪免于起诉的条件是什么? |
释义 | 渎职罪免于起诉的条件是:1、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被告人具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情节。不起诉是指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或没有必要起诉的处理决定。 渎职罪免于起诉的条件及不起诉的定义和处理决定。 渎职罪免于起诉的条件和不起诉的定义及处理决定。 法律分析 渎职罪免于起诉的条件如下: 1、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被告人具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情节。不需要判处刑罚指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认罪态度较好的。 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符合起诉条件或没有必要起诉的,依法不将犯罪嫌疑人提交人民法院进行审判、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处理决定。 拓展延伸 渎职罪的免责条件有哪些? 渎职罪的免责条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被指控的个人必须证明自己在履行职责时没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其次,如果个人能够证明自己在违反职责时是受到了合理的、不可抗力的干扰,也可能被认定为免责。此外,如果个人在违反职责之前主动采取了补救措施并尽力避免或减少了损害后果,也可能被视为免责。最后,如果个人能够证明自己是在遵循合法上级命令或者执行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违反了职责,也可能被认定为免责。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免责条件可能因国家法律和具体案件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应当参考相关法律规定和判例。 结语 渎职罪免于起诉的条件包括:被告人已构成犯罪,需负刑事责任;被告人具备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情节,即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且认罪态度较好。不起诉是指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行为不符合起诉条件或无必要起诉的处理决定。渎职罪的免责条件通常包括没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受到合理干扰、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损害后果、遵循合法命令或执行法律规定等。具体免责条件应参考相关法律和判例。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