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注销企业后还能立案吗 |
释义 | 企业注销后不能立案。企业存在解散、被宣告破产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依法完成清算、注销登记的,企业终止。企业终止后不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作为诉讼主体,企业未依法清算即被注销的,应当以该企业法人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出资人为当事人。 一、营业执照显示存续是什么意思 营业执照显示存续,是代表公司正常运营中。经营状态一般分为八种:存续、在业、吊销、注销、迁入、迁出、停业、清算。 (1)经营状态存续是指:企业依法存在并继续正常运营。也被称作开业、正常、登记。 (2)经营状态在业是指:企业正常开工生产,新建企业包括部分投产或试营业。因不同省份可能有细微的区别:一般在营、正常、经营、在营在册、有效、在业在册也是在业的意思。 (3)经营状态吊销;未注销是指:吊销企业营业执照,是工商局对违法企业作出的行政处罚。企业被吊销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 (4)经营状态注销是指:企业已不复存在,丧失法人资格。 (5)经营状态迁出是指:企业登记主管机关的变更,迁离某主管机关。 (6)经营状态迁入是指:企业登记主管机关的变更,迁入某主管机关。 (7)经营状态停业是指:由某种原因,企业在期末处于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待条件改变后仍恢复生产。 (8)经营状态清算是指:按章程规定解散以及由于破产、被吊销等其他原因宣布终止经营后,对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并进行收取债权,清偿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的经济活动。 二、店不开了营业执照不注销有什么后果 店不开了营业执照不注销会产生税收。 营业执照不及时注销,会使营业执照被吊销。进入工商黑名单,如果营业执照一年不审,工商局就会自动吊销执照,并将法人和股东例为非正常黑名单。三年内不能担任企业法人。投资者连带责任,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出资人或有限公司的股东如不依法履行组织清算的义务,要承担企业债务的连带责任。 企业完全消失,法人资格合法终止,所有员工遣散,所有银行的钱收回,所有债权债务结束。在吊销后注销前,公司依然存在,不过不得开展经营业务,只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起诉、应诉。直到注销为止。 三、公司注销前如何处理债权债务 企业法人歇业、被撤销或吊销营业执照,在其办理注销登记前,其法人资格及相应的诉讼主体资格依然存在,应以自己名义起诉、应诉。已依法成立清算组织的,可以清算组织名义参加诉讼。是否追加企业主管部门、开办单位、股东或者出资人参加诉讼,属当事人意思自治范围,当事人不请求追加的,一般不要主动追加。因无企业法人清算组织或因人员下落不明无法到庭诉讼的,可公告送达或者直接送达给清算义务人。原告只起诉企业主管部门、开办单位、股东或者出资人的,要区分情况:要求其履行清算义务的,法院可不必追加企业法人;要求其清偿企业的债务的,如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可迳行判令企业主管部门、开办单位、股东或者出资人承担清偿责任,而不必追加企业;如企业具备法人资格,仅存在投资瑕疵的,应追加企业为共同被告。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六十四条 企业法人解散的,依法清算并注销前,以该企业法人为当事人;未依法清算即被注销的,以该企业法人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出资人为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八条 有下列原因之一并依法完成清算、注销登记的,法人终止: (一)法人解散; (二)法人被宣告破产;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法人终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