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害未成年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
释义 | 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通常会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行政责任:如果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属于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如违反交通规则、校规等,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如罚款、暂扣证件等; 2、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导致他人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等损害,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根据规定,未成年人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应由其监护人承担,如果监护人尽到了监护职责,未能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赔偿责任; 3、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构成犯罪,如故意伤害、盗窃等,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根据规定,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应根据其年龄、心理发展、犯罪情节等情况进行量刑,可以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 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解决方法: 1、联系当事人:如果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是由其他未成年人或者成年人所为,可以先尝试联系当事人进行沟通解决。如果当事人愿意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或者道歉,可以达成和解协议解决问题; 2、寻求调解:如果无法直接与当事人协商解决,可以寻求调解机构的帮助,如社区调解委员会、法院调解员等。调解员可以帮助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避免纠纷升级; 3、申请仲裁:如果无法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纠纷,可以申请仲裁机构进行调解。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双方的意见,以及侵害行为的性质、情节等因素,进行公正、公平的仲裁,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4、寻求法律途径:如果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需要向公安机关报案,让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如果属于民事纠纷,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不能一概而论。在处理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时,需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考虑到其心理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责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对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二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