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般家暴离婚需要赔偿多少给对方? |
释义 | 1、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因为一方存在家庭暴力行为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的一方(受害方)可以在离婚时要求赔偿;家庭暴力的受害方所有权要求的损害赔偿,不仅包括物质损害赔偿,还包括了精神损害赔偿。 2、在婚姻关系中,一方遭受另一方家庭暴力的,在离婚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具体数额则由受诉法院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过错方的侵害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在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案件中,无过错方(受害方)除了可以要求医疗费外,还可以要求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因伤致残的,还可以要求残疾赔偿金(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辅助器具费;有被扶养人的还需要支付被扶养人生活费,其中医疗费的计算应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如果因为家庭暴力而离婚,为了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被家暴一方应该要努力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会考虑家暴的情形,一般不会把抚养权给经常家暴的一方。 《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1)重婚; (2)与他人同居; (3)实施家庭暴力;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5)有其他重大过错。 一、被家暴会判离婚吗 一方被家暴离婚的,法院查证属实后一般都会准予判决离婚。法律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属于法定离婚的情形,法院应当判决离婚。但是如果经过法院调解,施暴方愿意悔过,夫妻感情没有完全破裂,双方协商后不离婚的,法院可以不判离婚。 对于遭遇家暴离婚的,无过错方还可以要求施暴方给予赔偿,一般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主要包括由于身体、精神受到伤害而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 精神损害主要是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恶意、情节、医学鉴定结果等因素进行判断。具体的赔偿金额由双方协议确定,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家暴施暴方可能不仅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还可能在共同财产的分割上获得较少份额。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