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调解协议书是否具有? |
释义 | 和解和调解协议没有法律效力,只具备合同效力,当事人可反悔,无法强制执行;而法院或仲裁庭根据协议做出的裁决书、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可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在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双方都能反悔,由此看出无论是和解协议还是调解协议都没有法律效力,最多是具备合同的效力,当事人一方反悔,另一方不得向法院请求强制执行。 而由法院、仲裁庭根据和解或调解协议做出的裁决书、调解书是具有法律效力,一方反悔,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拓展延伸 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如何确认? 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确认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调解协议书经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后,具备法律效力。此外,调解协议书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调解过程合法、公正;二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三是调解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果调解协议书符合上述要求,一般可以认定具有法律效力。然而,若有争议,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确认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最终,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确认决定。因此,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确认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结语 根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调解协议书经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后具备法律效力。然而,具体的法律效力确认需要综合考虑调解过程的合法性、公正性,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以及调解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规定等因素。如果符合上述要求,调解协议书可以被认定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一方反悔时,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此,在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及时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保障双方权益非常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二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