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拖欠农民工工资谁管? |
释义 | 劳动者权益保障:可向当地社会保障局投诉,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签订合同可要求双倍工资,拖欠工资解雇可要求补偿金;有欠条可起诉法院要求支付工资。 法律分析 当地社会保障局。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 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3、有欠条的,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 拓展延伸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有效措施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有效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其次,加强监管机制,建立专门的工资支付监督机构,加强对企业和用工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工资按时足额支付。此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权益,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同时,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基金,为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提供及时救助和补偿。最后,加强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有效措施的落实。 结语 通过劳动者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等方式,可以有效解决拖欠工资问题。为此,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监管机制,确保工资按时足额支付;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基金,为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提供救助和补偿;同时,加强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参与,共同推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有效措施的落实。 法律依据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条 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有权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公开举报投诉电话、网站等渠道,依法接受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举报、投诉。对于举报、投诉的处理实行首问负责制,属于本部门受理的,应当依法及时处理;不属于本部门受理的,应当及时转送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投诉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