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职未签劳动合同,工资如何计算? |
释义 | 没签劳动合同离职需支付双倍工资作为补偿,可向劳动局申请仲裁。没签合同辞职不需缴纳违约金,可主张补缴社保。拒签合同可要求补签,申请劳动仲裁,提供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单位违法时效为一年。 法律分析 一、没签劳动合同离职怎么算工资? 几个月没签劳动合同,就需要从第二个月开始偿员工月薪资的双倍作为经济补偿金。只要员工能够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就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作为赔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补交社保。拒不执行的员工有权向劳动局申请仲裁。 二、没签合同辞职注意事项是什么? 1、用户在没有签定劳动合同辞职不需要缴纳违约金的,即使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也是无效的。 2、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3、可以通过法律程序主张公司补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社会保险费。 4、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 5、在试用期内,员工提前3天书面形式提出离职就可以,若过了试用期,员工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即可。 三、用人单位拒绝签劳动合同有哪些解决方式? 1、要求补签合同 没签劳动合同单位违反相关的法律,书面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走人,除要求单位支付工资、押金外,还可主张经济补偿金、上班第二个月以后的双倍工资、补缴社保等;从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2、申请劳动仲裁 携带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然后去当地仲裁委申请立案就可以。立案后,本人去找新工作,不会耽误什么。 3、前提是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比如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本人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证、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有本人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个足以证明劳动关系)。 如果单位没和员工签署就离职的,也依然保留了可以索要经济补偿金的权利的。员工和用人单位之间是可以就赔偿的问题进行协商的,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是可以劳动仲裁的方式去解决的,但是劳动部门也是会对双方进行相应的调解工作的。 结语 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离职,劳动者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并补交社保。劳动者也可以通过法律程序主张公司补缴社会保险费。对于拒绝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可以要求补签合同,申请劳动仲裁,或提供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进行协商和解决。劳动部门也会进行调解工作。保护自己的权益,维护合法权益是每个劳动者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