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办,有啥规定? |
释义 |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可与债权人协商分期还款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有特殊情况可延长。被法院强制执行后仍不还钱,若有能力却不还可采取其他执行措施;若无履行能力可中止执行,但可随时申请执行。强制执行是法院的最后手段,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若债务人无力履行,可终止执行;若有隐匿财产可继续执行;若有财产却拒不执行,可列入失信名单并限制高消费。 法律分析 一、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办,有啥规定? 借款人无力还债可以与借款人协商分期还款,或者在诉讼时效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债务人无力偿还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了,这就要经过法院审理、作出判决,再付诸执行,也就是说债务人有多少个人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就拿多少。 :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 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被法院强制执行后还不还钱怎么办? 强制执行后仍然拿不到钱的,可以分情况来进行对待。如果但被执行人有能力还钱但不还可以由采取其它执行措施,包括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的,可由法院暂时中止执行,但之后申请执行人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具有可执行财产都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强制执行是指被执行人在裁判文书生效之后没有履行,而由法院进行强制性执行法律文书。强制性执行时裁判文书执行的一个后路,因为一般情况下是需要执行义务人自觉履行的,但是实践中被执行人并不都自觉履行,在被执行人不自觉履行的情况下会出现法院的强制执行。 法院强制执行后,债务人还不还钱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是债务人没有能力履行,可以由法院终止执行。中止执行后,若债务人还有隐匿财产,可以向法院申请继续执行。若是债务人由钱却拒不执行的,可以将其列入失信名单中,限制其高消费。 结语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如果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但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对于被法院强制执行后仍不还钱的情况,如果被执行人有还款能力却拒不履行,可采取其他执行措施,如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若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法院可暂时中止执行,但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执行财产,执行申请人可随时向法院申请继续执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民间借贷纠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