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需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如何维权? |
释义 | 未签劳动合同可申请赔偿,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劳动者拒续签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合同到期前需提前通知劳动者,否则支付代通金。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能随意终止。用人单位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否则需赔偿损失。劳动者拒签合同情况较少,大部分积极签订合同。 法律分析 一、公司上班没签劳动合同能够申请赔偿吗 1、能够。《劳动合同法》第82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 2、在劳动者同意并且积极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公司拒绝签订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双倍赔偿,即从进入公司满一个月以后即第二个月开始计算。 二、职工不愿续签合同有何后果 1、对于劳动合同不续签支付经济补偿的前提条件,应当是因用人单位原因不续签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降低续签条件导致劳动者不愿续签。 2、对于用人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年限问题,《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后,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续签合同的,应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但需要注意的是工作起始年限。 3、很多员工一般认为,用人单位无论是否续签劳动合同,都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本人,否则就应当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金。其实这种观点有一定生存空间,如《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就要求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天将终止或者续订劳动合同意向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经协商办理终止或者续订劳动合同手续。 4、劳动合同到期前未及时续签书面合同,而劳动者继续在单位工作的,双方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能任意或随意终止,如果处理不慎或未规范操作续签或终止,往往产生违法解除、支付双倍工资差额的风险。因此,在这里用人单位应在合同到期前及时磋商续签,向劳动者发出续签通知,如果劳动者明确表示不续签,应及时办理终止手续。如用人单位不愿意续签,也应适当及时提前一定时间通知劳动者到期终止合同,避免造成事实劳动关系。 总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都应该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劳动者就能够依法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如果是劳动者拒不签订劳动合同,那么这种情况就自然不会存在赔偿问题,当然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少见的,大部分的都会积极签订劳动合同。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对于劳动合同不续签支付经济补偿的前提条件,应当是因用人单位原因不续签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降低续签条件导致劳动者不愿续签。用人单位应在合同到期前及时磋商续签,避免造成事实劳动关系。总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都应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劳动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五条 【不履行法定职责、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 【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