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商标实质审查工作规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释义 | 商标实质审查主要涉及四个方面:1)商标构成要素是否符合法定要求;2)商标是否具有显著性;3)商标是否与他人权益冲突;4)商标是否违反禁止注册规定。 法律分析 商标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后,主要审查以下四个内容: 1、商标是否具备法定构成要素。《商标法》规定,商标的构成要素为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及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 2、商标是否具有显著性 《商标法》第9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 3、商标是否与他人在先权利冲突 (1)商标不得与已注册商标相冲突。 (2)商标不得与初审公告里的商标相冲突。 (3)商标不得与商号相冲突。 (4)商标不得与外观专利权和版权相冲突。 (5)商标不得与公民身份权相冲突。 4、商标是否违反“禁止注册”规定 《商标法》第十条规定,下列标志不得注册为商标: (1)同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等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 (2)易产生不良影响的文字、图形; (3)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和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 拓展延伸 商标实质审查工作规程的执行流程和标准是什么? 商标实质审查工作规程的执行流程和标准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执行流程包括接收商标申请、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审查意见通知、申请人回复、复审等环节。在初步审查中,主要检查商标申请的合法性和形式要求;而实质审查则关注商标的可区分性、与现有商标的冲突性、违反法律法规等方面。其次,执行标准包括商标法律法规、相关司法解释、行政规定以及实践经验等。审查员根据这些标准进行审查,确保商标的合法性、公平性和准确性。审查结果将通过审查意见通知告知申请人,并给予申请人回复的机会。申请人如对审查结果不满意,可进行复审。总之,商标实质审查工作规程的执行流程和标准是保障商标申请公正、规范和有效的重要环节。 结语 商标实质审查是商标注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涉及商标的构成要素、显著性、先权利冲突和禁止注册规定等方面。执行流程包括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审查意见通知等环节,执行标准基于法律法规和实践经验。审查员的工作旨在确保商标申请的合法性和准确性,保障商标注册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商标实质审查工作规程的执行是维护商标申请公正、规范的重要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三条 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六条 商标中有商品的地理标志,而该商品并非来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地区,误导公众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但是,已经善意取得注册的继续有效。 前款所称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2020修正): 第十六条 悬挂的国徽由国家指定的企业统一制作,其直径的通用尺度为下列三种: (一)一百厘米; (二)八十厘米; (三)六十厘米。 需要悬挂非通用尺度国徽的,应当按照通用尺度成比例适当放大或者缩小,并与使用目的、所在建筑物、周边环境相适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