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的基本工资怎么确定 |
释义 | 企业在全面测评职工潜在形态劳动的基础上,结合职工所在岗位或所任职务,在劳动前为职工预先确定报酬标准,供劳动后实际支付工资时做依据的包括工资等级、工资标准、定级升级、工资调整、支付形式等一系列制度规定的综合。 总结实践的经验,基本工资制度一般有:岗位技能工资制、基数等级工资制、岗位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职务等级工资制、多元结构工资制和薪点工资制等几种。 因工种、岗位制宜,选择适合其劳动特点的基本工资制度,是企业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和具体组织工资分配的起点和基础。 基本工资制度中规定的工资标准,只是对职工提供的定额劳动所支付的报酬。 在实际支付工资时,必须在考核职工实际提供的劳动量后,运用不同的支付形式予以浮动地兑现。当职工在定额劳动之上提供了超额劳动时,除工资之外,还应另外支付超额劳动的报酬即奖金;当其完不成定额劳动时,则要扣减相应部分的工资。 一、死亡后工资怎么算 死亡后基本工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基本工资是指职工完成规定的工作时间或劳动定额,按照等级工资制的工资标准领取的工资数额。它是劳动报酬的基本部分,也是计算职工退休费、退职生活费,提取奖金,发放加班工资,计算计件工资单价及其他劳保福利待遇的基础和依据。 二、行政事业单位每小时加班费怎么算 在标准工作日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劳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一)建立岗位绩效工作制度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执行范围: 1.根据国家、省、市文件规定或服务对象需求,须长期在法定工作日外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或安排24小时值班,且轮班轮值周期短,无法安排补休的单位和部门。 2.对临时性、突击性工作须在法定工作日外安排加班,以及八小时工作外、法定休息日、节假日履行一般值班制度的,不得发放加班、值班费,可由单位安排补休。 对象和标准: 限于实际承担加班、值班职责的工作人员,加班、值班时间4小时以内(含4小时)的计半天,4小时以上的计1天,发放标准每天不超过80元(包括夜间),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劳动法的加班费规定中的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企事业单位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