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法规定的主刑有
释义
    刑法规定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它只能独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适用。
    主刑的执行是:
    1、管制的执行
    (1)执行机关。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人民群众有权对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进行监督,但这种监督只是配合、协助公安机关更好地执行管制,而不能代替公安机关的执行主体地位。
    (2)执行的时间和方法。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精神,被判处管制的罪犯不能外出经商。若原单位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安排其工作的,在不影响监督考察的情况下,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在常住户口所在地自谋生计;家在农村的,亦可就地从事或承包一些农副业生产。
    2、拘役的执行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1天至2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犯服刑期满,应由执行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发给释放证明,予以释放。
    3、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执行
    我国监狱法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刑法第46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对于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在监狱通过2年的考察以决定死缓执行的变更: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减刑应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