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涉外合同时,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归属? |
释义 | 法律分析:在涉外合同中,涉及到知识产权归属的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合同应明确约定知识产权归属。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各自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并约定未来可能产生的知识产权的归属情况。 其次,应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涉外合同中,特别是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合同中,当事人应当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如申请专利、商标等权利,并确保在合同履行期间依法享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最后,应当防范侵权行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对对方可能的侵权行为进行防范,并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 合同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没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应当符合习惯和公平原则。 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依照约定的方式、数量、质量履行义务。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应当按照合同的性质和交易习惯履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十三条 商标注册申请人依照本法规定获得商标专用权,即拥有在其专用商品上使用该商标和禁止他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的权利。 第四十二条 商标专用权人和被许可使用商标的人,对商标的使用有权禁止他人以实现下列目的使用商标: (一)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造成混淆的; (二)在不同种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造成误认的,并且影响到原有商标的识别、区别力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二十七条 发明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在专利权范围内的行为。 第四十五条 发明的实施人应当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下列行为的,构成侵权: (一)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非经营目的的产品或者进口该产品; (二)许诺实施或者实施本条款第一项规定的行为。 以上法律依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