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是否有可能对未成年人犯罪者判处无期徒刑?
释义
    未成年人犯罪可判无期徒刑,但不会一直坐牢。根据刑法,犯罪人可通过积极改正、减刑和假释回归社会。最低刑期为13年,累犯及严重犯罪者不得假释。因此,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人有机会通过改过自新和立功表现来减刑或假释,重新融入社会。
    法律分析
    一、未成年人犯罪会被判无期吗
    1、未成年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罚。如果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罪行极其严重的,可以判处无期徒刑,但不能判处死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四十六条
    二、被判无期徒刑会不会一直坐牢吗
    1、首先,被判无期徒刑不同于终身监禁,并且接受无期徒刑处罚时,犯罪人可以通过积极改正得到减刑,甚至假释,届时即可以及时回归社会。
    2、其次,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3、所以,被判无期又减刑后的实际刑期,最低刑期是十三年。
    4、最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已实际执行刑期达十三年的,符合条件的,可以假释,提前回归社会。
    5、不过,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所以,犯罪人被判无期徒刑后,可以及时改正,通过立功等表现,申请减刑或者假释,便可以及时回归社会。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犯罪者的刑罚:重判与社会再教育的取舍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者的刑罚问题,社会普遍存在着对于重判和社会再教育之间的取舍。一方面,一些人主张对严重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实施重判,认为这样能够起到震慑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他们认为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都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以保护社会安全。另一方面,也有人主张对未成年人犯罪者进行社会再教育,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他们认为,未成年人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应该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通过教育和辅导,引导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因此,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者的刑罚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寻求一种既能惩罚犯罪行为,又能帮助未成年人改过自新的刑罚模式。
    结语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四十六条,未成年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处罚,但不能判处死刑。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并非终身监禁,他们可以通过积极改正和表现来获得减刑、假释的机会,最低刑期为十三年。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未成年人不得假释。因此,对于被判无期徒刑的未成年犯罪人来说,他们有机会通过改过自新、立功等方式获得减刑或假释,及时回归社会。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者的刑罚问题,应综合考虑犯罪行为性质、情节以及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寻求一种既能惩罚犯罪行为,又能帮助未成年人改过自新的刑罚模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六节 减刑 第七十九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