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企业经济性裁员有什么限制
释义
    经济性裁员的条件有哪些:
    当企业经营困难、资不抵债,甚至濒临破产的情况下,有必要裁员时,用人单位可以适当减员,提高效率。但为了防止用人单位以经营状况严重困难为借口任意裁减职工,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劳动合同法》第41条第1款规定了经济性裁员的条件,除此之外不得以任何其他理由裁员。
    1、经导致经济性裁员的事由限定为以下四项:
    (1)依据《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2、在裁员人数上,规定为用人单位的裁减人数达到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属于经济性裁员。
    相关知识
    根据《劳动法》第27条,《劳动合同法》第41条和劳动部《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定程序与被裁减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经营状况的资料;
    2、提出裁,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经济补偿办法;
    3、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5、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裁减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8: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