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盗窃伪造的货币是否成立盗窃罪 |
释义 | 盗窃伪造的货币会成立盗窃罪,具体如下: 1、如果将假币误以为是真人民币,即产生非法占有有目的,并秘密窃取,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2、把假币当真币盗走,是由于他对盗窃对象认识错误所造成的,这在刑法理论上属于对象不能犯,属于盗窃罪犯罪未遂; 3、明知是假币盗窃的,属于盗窃违禁品,按盗窃罪处理,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购买运输假币罪既遂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购买、运输假币罪是指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行为。 假币作为违禁品之一,属于盗窃罪行为对象财物的范围,且具有价值,盗窃假币的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财物所有权及其本权和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改变现状(恢复应有状态)的占有法益,具有刑事违法性,构成盗窃罪。 盗窃时,没有盗窃假币的故意,客观上有盗窃假币的事实,在主客观相一致的范围内(即盗窃罪)成立犯罪,故只成立盗窃罪。盗窃后又使用假币的,由于侵犯了另外的法益(金融管理秩序),而且对于行为人而言,这超出了盗窃罪的范围,故另外成立使用假币罪。综合上述,行为人实施了两个行为,故应成立盗窃罪与使用假币罪,两罪数罪并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