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抢劫立案,如果是当事人进行报警,那么可以通过口述,不需要提供证据,只需将受害过程说清楚就可以了。如果公安机关认为达到立案标准,就可以进行立案。抢劫是一种当面胁迫受害人,以暴力压迫对方,强迫对方,交出钱财的行为,如果受害人在报案时能够给予线索或者提供证据,比如抢劫犯的身份特征等,那么公安机关能够抓到抢劫犯的机会就越大。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