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正当防卫导致致死被判多少年? |
释义 | 一、致人死亡正当防卫判刑三至五年,但防卫过当减轻处罚;二、正当防卫条件包括有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不能超越限度、基于保护合法权益、针对不法侵害者;三、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在来源、对象、限制条件、损害程度和主体限定方面。 法律分析 一、致人死亡正当防卫判多少年 致人死亡正当防卫一般判三至五年的有期徒刑。正当防卫必须在合理的限度之内,针对一般犯罪,如果正当防卫致人死亡,很可能会定故意伤害罪,并依据防卫过当减轻处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特殊防卫】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条件有哪些 正当防卫条件如下: 1.有不法侵害发生; 2.正当防卫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3.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4.正当防卫必须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 5.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 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是如下: 1.危害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中危害的来源只能是人所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中危害来源不仅限于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还可以是自然界的力量、动物的侵袭等。 2.行为指向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来实行,不能损害没有参与实施不法侵害的其他人的利益;而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只能是与危险的发生无关的第三者的利益。 3.对行为的限制条件不同。紧急避险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作为排除危险的惟一方法时才能实施;而正当防卫则无这样的要求。 4.对损害程度的限度不同。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允许等于或者大于不法侵害行为所可能造成的损害;而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合法权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合法权益。 5.对主体的限定不同。正当防卫对防卫人一般无特殊要求;紧急避险则不适用于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避免本人危险。 结语 正当防卫是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行为,其条件包括存在不法侵害、在不法侵害进行时、不超越限度、针对侵害者本人等。若正当防卫造成重大损害,应减轻或免除处罚。与紧急避险相比,正当防卫的危害来源限于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行为对象是侵害者本人,对行为的限制较少,损害程度可大于不法侵害行为,且适用于各类人群。在维护法律和公平正义的前提下,正当防卫为保护合法权益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五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 第三百三十五条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