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关于离婚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离婚诉讼时效为三年;解决离婚协议纠纷可先尝试调解,若不成功可通过律师起诉并申请查封财产;起诉程序包括一审、二审、执行,可上诉;胜诉后如男方不履行判决,可向法院申请执行。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离婚诉讼时效怎么认定 民法典规定,因离婚协议书产生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自知道权利被侵害时,三年内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履行离婚协议时发生纠纷怎么办 (一)首先推荐您通过纠纷调解的方式解决 您可以选择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一般来说,调解机构/律师站在中立角度,以法律专业视角进行切入分析,结合自己丰富的调解经验,会对双方所能接受的协商尺度把握更加精准,更容易促使双方协商并达成调解协议,并互相满意。同时还快速解决纠纷,避免诉累。 (二)若调解不成功,建议您找律师打官司。起诉时应该申请法院查封财产,避免男方转移财产。 (三)起诉的程序 1、起诉应该提交起诉状、男方身份证、女方身份证、离婚协议、离婚证。 2、完整的法律流程:一审、二审、执行。其中一审普通程序的法定期限是六个月(如采用简易程序,期限是三个月),二审法定期限是三个月,执行程序的法定期限是六个月,经法定程序,期限可以延长。 3、如果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可以在15日内上诉。 4、如果法院判决胜诉后,男方不履行判决,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判决内容。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离婚诉讼时效为三年。在履行离婚协议发生纠纷时,建议首先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如果无法成功,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提起诉讼。在起诉过程中,应提交相关证据并申请法院查封财产以防止财产转移。法律流程包括一审、二审和执行程序,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规定期限内上诉。如果获得胜诉后,对方不履行判决,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一百六十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