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死亡后抚恤金继承人是谁?
释义
    抚恤金应由死者的直系亲属和配偶继承,根据法院的判决和共有财产的析产原则进行分割。抚恤金是给予死者家属和被扶养人的经济补助和精神抚慰,不属于遗产。分配时参照遗产继承人的顺序进行,配偶、父母、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其他近亲属是第二顺序继承人。抚恤金的具体标准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如有争议,可以通过法律诉讼解决,考虑死者抚养对象和家属实际情况确定分割方式。
    法律分析
    死亡抚恤金应由其亲属继承,根据我国目前的有关政策,享有抚恤金待遇的人必须同时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死者的直系亲属、配偶;二是死者生前主要或部分供养的人。死亡抚恤金的具体分割,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实在协商不成,也可向法院起诉。
    法院一般按照均等分割原则处理抚恤金,同时也会酌情考虑共有人的实际情况,如死亡人的母亲岁数大了,经济收入不高时,也可以适当多分。死亡抚恤金是死者所在单位等,给予死者近亲属和被扶养人的生活补助费。死亡抚恤金还含有一定精神抚慰的内容。
    死亡抚恤金发生于死者死亡后,所以不属于遗产。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而抚恤金是职工因工死亡后,所在单位给予死者家属或其生前被抚养人的精神抚慰和经济补助。
    1、如果死者所在单位对抚恤金的给付对象有规定的,则按规定处理;
    2、如果没有对给付对象作出规定的,则应属于近亲属共有。当事人要求对该抚恤金进行分割时,在法律上属于对共有财产的析产。近亲属主要指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3、在司法实践中,对抚恤金的分割,是参照遗产继承来处理的。
    抚恤金虽然不属于遗产,但在处理时会按遗产继承人的顺序进行分配,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是第二顺序继承人,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抚恤金才在第二顺序继承人中分配。
    一次性抚恤金,按下列标准发给:因病或非非因工伤死亡"工伤死亡的,发给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工资10个月,低于2000元的按2000元发给;因工死亡的,发给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20个月,低于4000元的按4000元发给。
    亲属抚恤金标准:
    配偶:每月职工本人工资的40%
    其他亲属:每人每月职工本人工资的30%
    孤寡老人或孤儿: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针对于抚恤金,如果死亡人家属对于抚恤金的分割有争议的话,可以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问题,但是法院会根据死亡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如何将死亡人的抚恤金进行分割会考虑其抚养的对象以及配偶和双亲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结语
    根据我国现行政策,死亡抚恤金的继承对象应为死者的直系亲属或配偶,并且是死者生前主要或部分供养的人。具体的分割原则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一般按照均等分割原则处理抚恤金,但也会考虑共有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抚恤金不属于遗产,而是给予死者近亲属和被扶养人的生活补助费,同时也含有一定的精神抚慰内容。如果对抚恤金的分割存在争议,可以通过法律诉讼解决,法院会综合考虑死者的抚养对象以及配偶和双亲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分割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23: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