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立案后多久才开庭 |
释义 | 法律分析:答:法院立案以后开庭大概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首先完成答辩期间需要二十五日,合议庭成员确认以后提前三日告知当事人,某些案件需要先行调解需要一日,最后法院才会提前三日通知开庭。 一、土地纠纷起诉多久开庭 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开庭一般要三十天左右,具体看什么案件和案件的实际情况。大概所需要的时间如下:法院立案向五天内向被告送起诉状副本,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收到答辩状后五日内向原告送达答辩状副本。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二、民事诉讼法起诉学校流程 (一)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二)立案审查: 1.不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2.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原告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三)受理后: 1.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15日内进行答辩,法院收到答辩状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2.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四)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五)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1)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向法院告诉庭提出再审申请。 (2)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6.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 7.不同意裁判: (1)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2)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8.上诉:向法院承办人递交上诉状,并按规定交纳上诉费,5日内法院向对方当事人送达上诉状副本,对方15日内进行答辩。 三、欠钱不还法院怎么起诉的 欠钱不还法院起诉程序是: 1、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进行起诉; 2、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子受理; 3、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动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进行法庭辩论等程序; 5、人民法院依据双方提交的证据材料,根据事实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第一百二十八条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