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退休人员还能签到劳动合同吗 |
释义 | 没有领取退休金的退休人员可以签劳动合同。退休之后,劳动者没有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没有领取退休金的,可以将其视为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已经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不可以签订劳动合同,可以签订劳务合同。 一、什么是返聘协议 1、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险; 2、但考虑的安全的问题,建议为退休人员购买商业的意外伤害险; 3、工资支付方面可以不按照劳动法规定执行,双方协商; 4、可以不遵守最低工资制度; 5、工作时间可以双方约定。 退休后再就业不订立劳动合同。已经退休,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不具有法定劳动者资格,用工单位聘用的,不是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规的调整,因此,不需要订立劳动合同。退休职工与聘用单位是劳务关系,应当订立聘用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二、关于返聘有哪些规定 《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 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权利和义务。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达到此年龄的劳动者应属于退休人员、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但是,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60周岁以上劳动者建立用工关系,是劳务关系(非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2项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2010年9月1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三、工厂离职的工人有退休金吗? 只要单位正常按照规定为工人缴纳了养老保险满15年,且达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就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就意味着私企需要为员工缴纳社保,其中就包括养老保险。当然,并不是交过养老保险就意味着退休后有退休金,要领取退休金,还需要满足领取条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十三条 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权利和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