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诉讼代理的类型及条件 |
释义 | 诉讼代理人的类型包括法定代理、委托代理、指定代理和侨居国外的中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托交的授权委托书。法定代理人根据法律规定代替无诉讼能力的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受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代为诉讼行为,指定代理人是为了避免代理人之间推诿责任而设立,侨居国外的中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托交的授权委托书需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证明。申请代理人由当事人自行决定。 法律分析 一、诉讼代理的具体类型包括哪些? 1. 法定诉讼代理人。这类代理人是根据法律规定,代替无诉讼能力的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人。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民事实体权益和诉讼权利。 2、委托代理人。指受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当事人的名义,在当事人授权范围内代为诉讼行为的人。委托代理,是为诉讼当事人提供方便、维护合法权益的一种代理制度;也是民事诉讼中普遍运用的代理制度。在实际生活中,您或者由于某些原因难以亲自进行诉讼,又或者缺乏法律知识和诉讼经验希望在诉讼中获得他人法律帮助,这时,您可以委托律师、亲属等人作为您的诉讼代理人代您参加诉讼。一般情况下,您委托诉讼代理人后,可以不亲自参加诉讼;但离婚案件由于涉及当事人的感情问题,尤其在离与不离的问题上,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当事人作出决定,因此,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3、指定代理人。指按照法院或者指定单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权的人。指定代理是为了避免有代理权的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而设立的一种代理制度。 4、此外,委托他人代为诉讼的,必须向法院提交由您亲自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受委托人是律师的,应提供律师执业证复印件及律师事务所致法院函。 二、诉讼代理人的条件 1、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2、委托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必须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3、侨居国外的中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诉讼代理人是为当事人进行辩护的,也就是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虽然说并没有规定一定是律师,但是最起码要知道维护当事人的权益。申请代理人是由当事人进行决定。 结语 诉讼代理人在民事诉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法定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主要是保护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权益,而委托代理人则是为当事人提供方便、维护合法权益的一种代理制度。委托代理人在诉讼中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并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和委托人的特别授权。在离婚案件中,当事人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时,必须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二节 诉讼代理人 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三十九条 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三章 律师事务所 第十六条 设立个人律师事务所,除应当符合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外,设立人还应当是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律师。设立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