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贷关系必须满足哪些法律要件?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借贷关系成立的条件和诉讼时效,以及债权纠纷起诉的流程。借贷关系需要满足双方存在借贷的意愿表示和达成口头或书面形式的协议,出借人支付借款等条件。诉讼时效根据催告方式、明确履行期限、拒绝履行方式和宽限期等因素而异。债权纠纷起诉需要提交诉状申请立案,法院发出受理通知,组织交换证据和开庭审理等程序。判决结果可能为当庭宣判或择日宣判,判决生效后可进行财产保全。 法律分析 借贷关系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双方存在借贷的意愿表示; 2. 借贷双方已经达成了口头或书面形式的协议。 2、经过协商,达成了借贷协议; 3、出借人支付了借款。 一、借贷关系诉讼时效如下: 1、债权人催告当时债务人就表示立即履行,实际上却未履行的,诉讼时效应自催告次日起计算。债权人何时催告并没有时间上的限制; 2、如果当事人协商一致,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履行期限,实际上,双方当事人变更了合同内容,将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变成了履行期限明确的债务,那么,债务人于该期限届满未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自该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计算; 3、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一次权利,债务人明确表示拒绝履行,并有否定债权存在的意思表示,那么,诉讼时效应从该拒绝之日的次日起计算,而不论债权人是否规定有宽限期限及该期限是否届满; 4、在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履行债务,债务人未明确拒绝的情况下,双方约定有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在该期限届满时,无论债务人是否明确拒绝履行债务,只要在客观上债务人不履行,诉讼时效应自该宽限期届满的次日起计算。 二、债权纠纷起诉的流程: 1、提交诉状申请立案,债权人可以写一份起诉状然后递交到法院立案厅进行立案; 2、法院发出受理通知,在法院立案之后,人民法院会对债权人发出受理通知; 3、法院组织双方交换证据、被告递交答辩状,债权人和债务人交换双方的证据,债务人就债权人的诉求作出应答; 4、开庭审理、质证、辩论,上述程序进行完之后,双方只需等待开庭,然后参与审判即可; 5、宣布判决结果,有可能是当庭宣判,也可能是择日宣判; 6、判决生效,执行起诉前进行财产保全,有利于维护权益,有利于执行。 结语 借贷关系成立需要满足双方存在借贷的意愿表示和达成口头或书面形式的协议,出借人支付借款等条件。在借贷关系中,债权人可以通过催告债务人立即履行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诉讼时效需要注意不同情况下的计算方式。如果当事人协商一致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履行期限,并且债务人在该期限届满时仍未履行债务,诉讼时效将开始计算。如果债务人明确表示拒绝履行或表示不认可债权人的主张,诉讼时效也会开始计算。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立案、交换证据、开庭审理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并在判决生效后进行财产保全以确保权益得到维护。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 民间借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