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醉酒杀人是否会被判死刑? |
释义 | 喝醉酒后杀人是否判死刑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故意杀人者可能面临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18岁以下、怀孕妇女及75岁以上不适用死刑,但特别残忍情节除外。法官考虑预谋、动机、情节、累犯、故意或过失等因素。喝醉酒杀人需承担刑事责任,最低刑是有期徒刑。因此,若有特殊情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进行辩护。 法律分析 一些人喝醉酒后,在酒精的作用下,胆子会变大,会做出殴打他人致死的行为,那么即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并且,因为杀人属于严重后果,所以就有可能判处死刑。所以,喝醉酒后杀人是否被判死刑,可以先确定杀人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按规定,行为人故意杀人的要承担以下刑事责任: 1、死刑; 2、无期徒刑; 3、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4、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以,杀人并被认定为故意杀人的,就有死刑的刑罚。 因此,喝醉酒后杀人,并被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就会判死刑。 不过,喝醉酒杀人,属于以下情况的不会被判死刑: 1、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2、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3、审判的时候年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并且,实践中法官适用死刑时会考虑以下因素: 1、行为人是否有预谋和直接的杀人动机,比如行为人喝酒壮胆,事先就是有预谋的杀人。 2、杀人情节是否恶劣,手段是否残忍。 3、行为人是否为累犯; 4、杀人是故意还是过失; 5、其他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的因素。 所以,喝醉酒后杀人,是否判决死刑并不一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不过,如果喝醉酒杀人,除非属于精神病状态,还是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并且最低刑是被处有期徒刑。因此,若是有特别的情节,可以必要时找个专业律师进行辩护。 结语 喝醉酒后杀人是否判决死刑并不一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法官在适用死刑时会考虑行为人是否有预谋、杀人情节是否恶劣、是否为累犯等因素。除非属于精神病状态,否则喝醉酒杀人仍需承担刑事责任,最低刑罚是有期徒刑。针对特殊情节,建议寻求专业律师提供辩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五条 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