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仲裁裁决被撤销后,如何进行后续处理? |
释义 | 撤销仲裁裁决:人民法院受理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后,根据审查核实结果,可裁定撤销超范围的部分。当事人无上诉权,可订立新仲裁协议或向法院起诉。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如果法院未发现撤销理由,应在2个月内驳回申请。双方必须履行仲裁裁决,否则可申请强制执行。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法院可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如拒绝则恢复撤销程序。 法律分析 1、撤销仲裁裁决 。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提出的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后,经审查核实,认定当事人提出的申请所依据的理由成立,即应当在2个月内裁定撤销该仲裁裁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我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能否部分撤销问题的批复》,我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如果裁决事项超出了当事人仲裁协议约定的范围,或者不属于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并且上述事项与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是可分的,人民法院可以基于当事人的申请,在查清事实后裁定撤销该超材部分。对于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当事人不能上诉,也不得申请再审。在法院撤销仲裁裁决后,当事人可以选择订立新的仲裁协议对纠纷进行仲裁,或者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诉讼这两种方法解决纠纷。 2、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 人民法院经过审查未发现仲裁裁决具有法定可被撤销的理由的,应在受理撤销仲裁裁决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驳回申请的裁定。对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驳回当事人申请的裁定,当事人无权上诉。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被驳回后,双方当事人必须按照仲裁裁决所确定的权利义务自动履行。如果不自动履行仲裁裁决,权利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后,如果认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可以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撤销仲裁,并裁定中止撤销程序。仲裁庭拒绝重新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撤销程序。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我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能否部分撤销问题的批复》,人民法院受理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后,经审查核实,若认定申请理由成立,则应在2个月内裁定撤销该仲裁裁决。对于裁定的撤销仲裁裁决,当事人不能上诉,也不得申请再审。撤销后,当事人可选择订立新的仲裁协议或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诉讼解决纠纷。另外,人民法院还可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无权上诉。若认为可重新仲裁的,可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否则恢复撤销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二章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 第十条 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仲裁委员会由前款规定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 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