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因工负伤怎么认定,怎么规定的 |
释义 | 工伤是指职工在工作中负伤,包括执行日常工作、临时指定工作、与企业有利工作、从事发明或技术改进工作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八条,职工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病、因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从事维护国家利益的活动、因公外出遭受事故等情况,也应被认定为工伤。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其他情形。 法律分析 因工负伤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根据国家规定,执行日常工作及企业行政方面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从事紧急情况下虽未经企业行政指定但与企业有利的工作,以及从事发明或技术改进工作而负伤者,均为工伤。【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八条,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二)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三)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四)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五)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六)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七)因公、因战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八)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九)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须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拓展延伸 工伤认定与规定:权益保障与赔偿程序详解 工伤认定与规定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提供相应赔偿而设立的一套程序。在工伤认定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医疗鉴定、证据收集和相关法律依据的审查等步骤。一旦工伤被认定,劳动者将享受到一系列的权益保障,如医疗费用报销、伤残补助金、工伤津贴等。同时,雇主也有责任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赔偿。具体的程序和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但总体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了解工伤认定与规定的详细程序对于劳动者和雇主都至关重要,以确保权益得到妥善保护。 结语 工伤认定与规定是为保障劳动者权益、提供赔偿而设立的程序。经医疗鉴定、证据收集和法律审查等步骤,一旦认定工伤,劳动者将享受医疗费用报销、伤残补助金等权益。雇主也有责任按规定进行赔偿。程序和标准因地而异,但目的一致,即保护劳动者权益。了解详细程序对劳动者和雇主都至关重要,以确保权益得到妥善保护。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处理,必须有工会参加。工会应当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工会提出的意见,应当及时研究,给予答复。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