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社区矫正职务犯罪难点: 1、职务犯罪人员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 2、职务犯罪人员流动加大动态管理有难度。 3、司法行政人员自身因素导致矫正针对性差。 一、职务犯罪对应机关负责吗? 除党组织的人犯罪外,职务犯罪对应机关没有责任。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 二、职务犯罪共犯应如何认定 职务犯罪共犯的认定标准: 1、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共同实施职务犯罪的认定为职务犯罪共犯; 2、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 3、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为从犯。 三、贪污一万判刑几年 在职务犯罪中,职务犯罪的数额为6万,这是数额较大的量刑起点。职务犯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因职务上的原因非法占有自己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五条,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 |